在本刊2008年合订本第193页上的文章《MP3(兼U盘)充电器的维修》一文中,有几个问题,笔者在这里指出来,仅供大家参考,原文章中电路图的错误地方主要有两处:第一处:D7应为稳压管而不是IN4148,如为1N4148,开关管Q1基极电压将变得不可控制,导致输出电压升高,电路没有稳压功能,电路不能正常工作,重则烧机。

        第二处;输出部分9015为PNP硅管而不是NPN型的,按照图中电路充电时由于发射结反偏,无论充电还是空载LED2始终处于无法得到电压状态,所以LED2在充电时是不会亮的,也就不能做充电正常指示(电路无法正常工作)。另外为了方便,并为了提高可靠性,R2用68kΩ好找一点,C2用22uF/50V的,D8一般多数厂家用的是1N4937或1N5819,由于IN4007压降大很少用在后面做整流输出的。

        修正后的电路图如图1所示,220V交流电经FR保险电阻D3和C3组成的半波整流滤波电路,在E点得到约300V脉动直流电,此电压一路经开关变压器T1的①-②绕组加到开关管Q1的c极,另一路经限流电阻R3加到开关管Q1的b极,为Q1提供启动电流,Q1开始导通,其集电极电流在T1的①-②绕组产生①为正②为负的电动势,经T1耦合在T1的③-④绕组中感应出③为正④为负的电动势,经R5、R6、C3正反馈耦合加到Q1 b极使Q1迅速饱和导通,开关管一旦导通后流过变压器①-②绕组的电流不发生变化,③-④绕组感应电动势消失,这一变化将会使Q1基极电流减小,流过开关管c极电流随之减少,由于流过线圈的电流不能突变,故①-②绕组产生①为正②为负的反感生电动势经T1耦合,在③-④绕组产生③为负④为正的负反馈电动势加到开关管的b、e极使开关管可靠进入截止状态,一旦开关管截止,R3启动电阻又从e点得到启动电压给b极提供启动电流而导通。
        以上周而复始,形成开关频率,开关管截止期间T1通过副边的⑥-⑤绕组经D8及其负载电路释放能量,获得MP3所需的工作电压。

        图1中D7 (5.6V 稳压管)和D8(1N4148)十分重要,它们不仅可以把输出电压稳定在一定范围,还可以防止开关管进人不可控状态,如当市电升高时必定使开关管基极电位升高,由于接人D7和D8,开关管Q1基极被嵌位在D7的稳压值加D8的正向导通电压(5.6V+0.6V)=6.2V,使开关管的导通在可控范围之内。
         为避免截止期间T1①-②绕组感应出的尖峰脉冲高压击穿Q1,在T1的①-②绕组并联了由C2、R2、D5组成的RCD吸收电路。
         次级充电部分,当充电电路处于空载时,R12,上无电流流过,Q3PNP型9015的e-b结电压基本相等,Q3截止,LED2绿灯灭,电源指示灯LED1红灯亮,当接入MP3进行充电时,充电电流在R12上产生压降即Q3 e-b≥0.6V使Q3正偏导通,LED2绿色指示灯点亮表示充电正在进行,随着充电的不断进行,电池充电电流也逐渐減小,R12的压降也逐渐减小,Q3截止,LED2熄灭,表示电已充满,以提醒用户及时停止充电,以免长时间充电损坏电池。
         以上是更正后资料,其中D3为1N4007,R15为假负载,FR为保险电阻,主要是防止机内出现大电流现象(如开关管击穿),保险电阻熔断而保护机内元器件免遭大面积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