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山特(Santek)8242为例,结合不间断电源电路(见附图),介绍其常见故障检修思路、方法和步骤,供读者参考。
[例1]在电网供电时,按下电源开关K1,整机无+5V供电电压。
正常时,按下K1键,蓄电池E24V电压经R12、Q2 e极使12V稳压管D3击穿,Q2饱和导通,将Q1 b极稳定在12.2V。E电压经Q1调整后,其e极输出11.5V,送到IC1(SG3524){15}脚作为IC1的工作电压,经稳压从{16}脚输出稳定的+5V直流电压,作为两个四电压比较器U1~U8(μP339)的基准电压。测E的电压为24V正常,检测开关K1接触良好;在路测R12、R18的电阻值正常;将Q1、Q2、D3拆下检测也正常。测Q2 c极电压为12.2V正常;再测IC1{15}脚电压为11.5V正常,怀疑IC1或其外电路有故障。将IC1各引脚重焊一遍试机,故障排除。
[例2] 电网供电时,变压器T无输出。
交流输出电压的控制见附图。电网电压输入到接插件JK4{5}、{6}脚,经R45降压,ZD2(D11、D12、D13、D14)组成的桥式整流器整流,输出脉动直流电压,使光电耦合器IC3内的发光二极管发光,其发光强度随电网电压高低而变化。在IC3{4}(A点)取随电网电压变化的取样电压,分别送到比较器U1、U3、U4的同相输入端,经U1、U3、U4和Q6、Q5、Q4控制继电器J1、J2、J3的切换,使不间断电源变压器T输出的交流电压基本稳定,并实现电网供电电路与逆变电路的转换。U1、U3、U4的基准电压分别设置为1.2V、1.9V、2.1V。当电网电压升高到240V以上时,A点的电压使U1、U3、U4同相输入端的电压高于2.2V,U1、U3、U4输出高电位,Q6、Q5、Q4导通,J1、J2、J3吸合。J1接通JK4{5},J2接通J3,J3接通JK4{1}。电源输入一端经JK4{6}加到T的L1绕组,另一端经JK4{5}、J1、J2、J3接通JK4{1}。T输出一端接JK4{6},另一端接JK4{2}(L1绕组的中间抽头),T输出电压低于电网电压,作为不间断电源的降压输出。当电网电压为220V时,A点电压使U1、U3、U4同相输入端的电压低于2.2V,高于1.9V,U1、U3输出高电位,U4输出低电位,Q6、Q5导通,Q4截止,J1、J2吸合,J3释放,J1接通JK4{5}、J2接通J3、J3接通JK4{2},T输出端JK4{6}、{2}间的电压等于电网电压。当电网电压低于200V时,A点电压使U1、U3、U4同相输入端的电压低于1.9V,高于1.2V,U3、U4输出低电位,U1输出高电位,Q6导通,Q4、Q5截止,J1吸合,J2、J3释放,J1接通JK4{5},J2接通JK4{6},T输出端JK4{6}、{2}间的电压高于电网电压,从而使不间断电源输出的交流电压基本稳定。测JK4 {6}、{5}有220V交流电压输入,但测其{6}、{2}输出电压为0V,说明J1释放,正常时J1应吸合。测A点的对地电压为2V正常,说明桥式整流器ZD2和IC3工作正常。测U1{2}、U2{1}脚的电压均为高电位正常,说明U1、U2工作正常。将Q6拆下检测正常;最后将J1的外壳拆开,观看其触点已烧得发黑。更换J1后试机,T输出正常的220V交流电压。
[例3]蓄电池E的充电功能失效,且充电指示灯LED2不亮。
电网供电时,T的L2绕组感应的电压经ZD1整流,IC2(LM317)稳压后经D23对E充电。IC2输出的电压经R56、R57分压后加到U7{9}脚。当IC2{2}脚输出电压高于18V时,D23导通并对E充电。同时使U7{9}脚电压高于5V,U7翻转,其{14}脚输出高电平,面板上充电指示灯LED2亮,提醒使用者不间断电源正在充电。当E电压充到24V后,D23正、负极电压差低于0.7V截止,此时IC2输出的电流分成两路,大部分经R72、R71到地,另一小部分电流经R57、R56到地,于是经R57、R56分压加到U7{9}脚的电压降至5V以下,U7翻转,其{14}脚输出低电平,LED2熄灭,充电完毕。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挡测JK3{1}、{2}间电压正常;再测IC2{1}脚对地的直流电压也正常,说明ZD1工作正常。测IC2{2}脚电压约24V正常;最后将D23拆下检测,发现其正、负极间的电阻值均为无穷大,更换后故障排除。
[例4] 停电后,继电器不切换,正常指示灯LED3仍亮。
当电网电压低于170V或停电时,A点的电压使U1{5}脚电压低于1.1V,U1、U2输出低电平,Q6截止,Q6 c极的高电平使J1、J2、J3全部释放,输入电源线与T的L1绕组脱开,为逆变作准备。同时Q6 c极的高电平使Q9导通,将IC2{3}脚(控制端)接地,使IC2{2}脚无电压输出,切断整流电路与E的正极的通路,并使面板上正常指示灯LED3熄灭。测U1{5}脚对地电压为低电平(约0.1V)正常,说明U1工作正常,应重点检查U2及其外围元件。在路测R25的电阻值正常;将D24、D26、C30拆下检测均正常;最后将U2{1}、{6}、{7}脚重焊一遍后,故障排除。
[例5] 停电后,蜂鸣器间断鸣叫,无逆变电压输出。
当电网电压低于170V或停电时,U2{1}脚输出低电压,使Q3截止,IC1{9}脚升为高电位,使其内部两个与非门解除对输出端的封锁,IC1{11}、{14}脚输出约50Hz交流信号,经两组场效应晶体管Q9~Q12推动,T升压后,形成220V交流电压从JK4{2}、{6}输出,供微机使用。逆变电路是以IC1为中心,逆变频率由IC1{6}脚外接R18和{7}脚外接C21以及内部振荡器决定。IC1{11}、{14}脚的激励输出由IC1{9}脚电位高低决定。蜂鸣器间断鸣叫,说明停电检测电路正常,故障应在逆变电路的振荡、推动及升压部分。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挡测JK4{2}、{6}电压为0V,正常值应为220V。将T用一正品代换无效;将Q9~Q12拆下分别用同规格正品代换,故障依旧。用示波器测IC1{11}、{14}脚无激励电压输出,说明IC1或其外围元件有故障。测IC1{15}脚电压为11.5V正常;{9}脚电压约为4.4V正常;{16}脚输出的+5V电压也正常。进一步用示波器测IC1{6}、{7}脚无50Hz振荡波形,怀疑逆变频率振荡电路有故障。更换C21(1μF)后试机,故障排除。
[例6] 逆变输出电压不稳定。
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挡测JK4{2}、{6}的电压为220V,但不稳定,怀疑稳压控制电路有故障。逆变电路工作后,在T的L2绕组上感应出和逆变输出成正比的电压,经D2、D22整流,C9滤波后,反馈回IC1{1}脚,作为比较电压和IC1{2}脚的基准电压进行比较,控制IC1{11}、{14}脚输出波形的占空比,使逆变输出电压稳定在220V。测IC2{2}脚电压约为0.6V正常;在路测R99、R100的电阻值正常;更换C9(10μF)后,逆变输出电压恢复正常。
[例7] 逆变输出电压正常,蜂鸣器无间断鸣叫声。
故障应在引起蜂鸣器间断鸣叫的振荡电路。停电时,U2{1}脚输出低电平,失去对U5{6}脚的控制,U5{6}脚的高电平经R88、R87向U5{1}脚放电,其{6}脚电压逐渐降低。当其{6}脚电压低于{7}脚时,U5翻转,其{1}脚输出高电平,经D19、R88向C27、C7充电,使其{6}脚电压逐渐上升。当其{6}脚电压高于{7}脚时,U5再次翻转,C27、C7上的电压经R88,R87再次向U5{1}脚放电,这样U5就充当一个振荡器的作用。由于D19的接入,对C27、C7的充电时间小于放电时间,因此U5{1}脚输出高电平的时间小于输出低电平的时间,Q7导通的时间小于截止时间,故蜂鸣器鸣叫时间约1秒,停顿约5秒,提醒使用者电网已停电,现在是由不间断电源供电。测U5{7}脚基准电压为2.5V正常;将Q7拆下检测正常;将C7、C27拆下检测,发现C27漏电,更换后蜂鸣器恢复正常的鸣叫声。
[例8] 有E供电蜂鸣声,但无E放电完毕的报警声。
正常时,随着逆变时间的增加,E电压逐渐下降。当E电压降至20V时,U6{4}脚电压约为4.6V,低于其{5}脚电压,U6翻转,其{2}脚输出高电平,将C7从振荡器U5的充放电回路中脱开,U5{6}、{1}脚间的充放电时间缩短,U5的振荡频率升高。此时蜂鸣器的鸣叫时间及停顿时间约为0.5秒,鸣叫频率加快,提醒使用者E放电已接近完毕。有E供电鸣叫声,说明蜂鸣器至C7之间的电路工作正常,故障应在U6或其外围元件。在路测R94、R93的电阻值,发现R94与R93之间的节点存在虚焊。经补焊后试机,放电完毕的报警声恢复正常。
[例9]逆变输出停止后,报警灯不亮,蜂鸣器无声。
电源在逆变过程中,当E的电压低于17V时,U8{10}脚的电平低于{11}脚,U8翻转,其{13}脚输出高电平,一路经R19、D8使Q3导通,将IC1{9}脚钳位在低电平,使IC1{11}、{14}脚停止输出,逆变电路停止工作;另一路经R62使Q8导通,将U5{6}脚接地,U5停止振荡,其{1}脚输出高电平,使Q7导通,接通蜂鸣器和面板上的报警指示灯LED1电源,使LED1常亮,蜂鸣器连续鸣叫报警,提醒使用者不间断电源已停止输出。测E的电压为16V;IC1{9}脚电压为0V;用示波器测IC1{11}、{14}脚无交流输出,说明逆变电路已停止工作,也表明U8及其外围电路工作正常,则故障应在R62与蜂鸣器或LED1之间。由于蜂鸣器和LED1同时损坏的几率极小,故应重点检查R62与Q7之间电路。测U5{6}脚电压仍为高电平,说明Q8处于截止状态,正常时Q8应导通,U5{6}脚为低电平。将Q8拆下检测正常;仔细检查发现R62与Q8 b极已脱焊。经补焊后故障排除。
四川 汪海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