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news_page](一)按物理结构分类

  LCD按照物理结构,可以分为双扫描无源阵列显示器(DSTN-LCD)和薄膜晶体管有源阵列显示器(TFT-LCD)。而快速DSTN(HPA),性能界于两者之间。具体参数比较见表1。

类型

反应时间(ms)

对比度

视角

DSTN

300

25:1

20度

HPA

150

35:1

25度

TFT

80

100:1

45度

              表1:几种LCD显示器类型的技术参数比较

DSTN(Dual Scan Tortuosity Nomograph)双扫描扭曲阵列

  它是通过双扫描方式来扫描扭曲向列型液晶显示屏,来达到完成显示的目的。DSTN是由超扭曲向列型显示器(STN)发展而来的,由于DSTN采用双扫描技术,因而显示效果较STN有大幅度提高。笔记本电脑刚出现时主要是使用STN,其后是DSTN。STN和DSTN的反应时间都较慢,一般约为300ms左右。从液晶显示原理来看,STN的原理是用电场改变原为180度以上扭曲的液晶分子的排列从而改变旋光状态,外加电场通过逐行扫描的方式改变电场,在电场反复改变电压的过程中,每一点的恢复过程较慢,因而就会产生余辉现象。用户能感觉到拖尾(余辉),一般俗称为“伪彩”。由于DSTN显示屏上每个像素点的亮度和对比度不能独立控制,以至于显示效果欠佳,由这种液晶体所构成的液晶显示器对比度和亮度较差、屏幕观察范围较小、色彩欠丰富,特别是反应速度慢,不适于高速全动图像、视频播放等应用,一般只用于文字、表格和静态图像处理,但是它结构简单并且价格相对低廉(其价格一般要比同等配置下的TFT笔记本电脑低3千元左右),耗能也比TFT-LCD少,而视角小可以防止窥视屏幕内容达到保密作用,结构简单可以减小整机体积,因此,在少数笔记本电脑中仍采用它作为显示设备,目前仍然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其实DSTN-LCD并非真正的彩色显示器,它只能显示一定的颜色深度,与CRT的颜色显示特性相距较远,因而又称为“伪彩显”。DSTN的工作特点是这样的:扫描屏幕被分为上下两部分,CPU同时并行对这两部分进行刷新(双扫描),这样的刷新频率虽然要比单扫描(STN)重绘整个屏幕快一倍,它提高了占空率,改善了显示效果。由于DSTN分上下两屏同时扫描,上下两部分会出现刷新不同步,所以当元件的性能不佳时,一般在使用过程中,显示屏中央会出现一条模糊的水平亮线。不过,现在采用DSTN-LCD的电脑因CPU和RAM速率高且性能稳定,这种不同步现象已经很少碰见到了。

  另外,由于DSTN的显示屏上的像素信息是由屏幕左右两侧的晶体管控制一整行像素来显示,每个像素点不能自身发光,是无源像点,所以反应速度不快,屏幕刷新后会留下幻影,其对比度和亮度也低,图像要比CRT显示器暗得多。

HPA一般称为高性能定址或快速DSTN

  是DSTN的改良型,能提供比DSTN更快的反应时间、更高的对比度和更大的视角,由于它具有与DSTN相近的成本,因此在低端笔记本电脑市场具有一定的优势。
[dvnews_page]TFT(Thin Film Transistor)即薄膜场效应晶体管

  所谓薄膜晶体管,是指液晶显示器上的每一液晶象素点都是由集成在其后的薄膜晶体管来驱动。从而可以做到高速度、高亮度、高对比度显示屏幕信息。

  由于彩色显示器中所需要的像素点数目是黑白显示器的4倍,在彩色显示器中像素大量增加,若仍然采用双扫描形式,屏幕不能正常工作,必须采用有源驱动方式代替无源扫描方式来激活像素。这样就出现了将薄膜晶体管(TFT)、或薄膜二极管、或金属-绝缘体-金属(MIM)等非线性有源元件集成到显示组件中的有源技术,用来驱动每个像素点,使每个像素都能保持一定电压,达到100%的占空化,但这无疑是将增加设备的功耗。

  TFT属于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AM-LCD)中的一种,TFT-LCD的每个像素点都是由集成在自身上的TFT来控制,是有源像素点。因此,不但反应时间可以极大地提高,起码可以到80ms左右,而且对比度和亮度也大大提高了,同时分辨率也达到了空前程度。因其具有比其他两种显示器更高的对比度和更丰富的色彩,荧屏更新频率也更快,俗称“真彩”。

三种类型的对比

  与DSTN-LCD和HPA相比,TFT的主要特点是在每个像素配置一个半导体开关器件,其加工工艺类似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由于每个像素都可通过点脉冲直接控制,因而每个节点相对独立,并可连续控制,这样不仅提高了反应时间,同时在灰度控制上可以做到非常精确,这就是TFT色彩较DSTN更为逼真的原因。TFT-LCD是目前最好的LCD彩色显示设备之一,TFT-LCD具有屏幕反应速度快、对比度和亮度都较高、屏幕可视角度大、色彩丰富、分辨率高等等特点,克服了两者的原有的许多缺点,是目前桌面型 LCD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LCD显示屏的主流显示设备。在色彩显示性能方面与CRT显示器相当,凡CRT显示器所能显示的各种信息都能同样显示,其效果已经接近CRT显示器。在有源矩阵LCD中,除了TFT-LCD外,还有一种黑矩阵LCD,是当前的高品质显示技术产品。它的原理是将有源矩阵技术与特殊镀膜技术相结合,既可以充分利用LCD的有源显示特点,又可以利用特殊镀膜技术,在减少背景光泄漏、增加屏幕黑度、提高对比度的同时,可减小在日常明亮工作环境下的眩光现象。

[dvnews_page](二)按接口分类

模拟接口

  将模拟信号输入到TFT-LCD显示设备上来显示本身就是很可笑的一件事情。计算机中运行的都是数据,包括图象信息,它们在显示卡上转换成模拟信号,然后通过连接线传输到显示器,然后再在显示器上以数字信号的形式显示,如果这样做,是十足的多此一举了。而且这样做的后果很明白,一是增加了额外的硬件开销,二是在信号的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有损耗,最终影响了显示的图象质量。所以,数字信号接口才适合液晶显示器。然而,市场的实际情况却不尽然。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液晶显示器使用的还是模拟信号接口,根本原因就是规范和标准的不统一。

数字接口

  关于液晶显示器的数字接口的标准有LVDS, TDMS, GVIF, P&D, DVI 和DFP 等许多,在这样的情况下,生产商很难确定用户的倾向是什么。而在八十年代,类似的现象也曾出现过,当时是针对录象带的格式有VHS, Beta 和Video2000 的纷争,最终的结果是VHS标准统一了市场,而技术上领先的Beta标准却反而落马。

接口的方向

  究竟是哪种标准最终将统一实行,目前尚未有定论。但是,从技术的角度来分析。应用在显示器上的数字接口技术还没有问世的时候,模拟接口的液晶显示器独霸市场是理所当然的,而因为标准的不统一以及显示卡制造上的问题也延缓了模拟接口被淘汰的步伐。从目前来看,模拟接口的液晶显示器在技术上是落后的,但却在市场销售上取得了成功。造成这一现象的最大原因应是,液晶显示器的应用往往是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场合的,而且往往是一整个配置计划的部分,购买者往往是大公司,学校,政府机构,军队部门。对于这些单位,他们往往都有一个现成的硬件体系,这些单位购买液晶显示器的目的往往是将原有的CRT显示器升级,所以他们理所当然地希望新购买的液晶显示器能直接连接在原有的图形卡的VGA接口上。这样一来,再想升级到数字接口就难了。

两种接口的比较

  模拟接口的TFT显示器还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在显示的时候出现像素闪烁的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时钟频率与输入的模拟信号不100%同步,造成少数像素点的闪烁。这在显示字符和线条的时候比较明显。 而数字接口的TFT就不存在将时钟频率与模拟信号调谐的问题,这就意味着,数字接口的TFT-LCD来说,要调整的只有亮度和对比度。具体比较见表2。

 

数字接口

模拟接口

优点

不存在模数转换,数模转换过程中的信号衰减

不需要进行时钟频率,向量的调整

价格便宜,减少了相应的电路和元件

与目前计算机标准的VGA视频信号接口完全兼容

不需要购买特殊的显卡

缺点

目前存在至少三种接口标准(P&D, DFP 和DVI)

需要带有数字视频的显示卡来配合使用

为了避免像素闪烁的出现,必须作到时钟频率,向量与模拟信号的完全一致

电缆中传输的信号易受干扰

显示器内部要加入负责模数转换的电路

无法升级到数字接口

                表2:数字和模拟接口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