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路原理
交流220V电压经灯泡ZD后,由D1~D4组成的整流桥整流,电阻R1、R10分压,电容C1滤波后,在其两端产生12V左右的直流电压,给控制电路供电。
在光线较亮时,光敏电阻(Cds)的阻值较低(在路测约1.2k),使集成块IC(TC4081BP)的①脚呈低电平;又由于R6、R8电阻分压后,为三极管BG1(9014)的b极提供了正偏电压,BG1一直处于饱和导通状态,其c极(IC的②脚)为低电平,使IC的③脚输出高电平,④脚输出低电平,二极管D5反偏截止,IC的⑩脚输出高电平,Ic的11脚输出低电平,可控硅MCR因没有触发信号而截止,灯泡不亮。
在晚上光线较暗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大使集成块IC的①脚呈高电平;但由于话筒MIC没有声音输入,三极管BG1仍处于导通状态,其c极仍为低电平,所以Ic-1、IC-3仍输出高电平,IC-2、IC-4仍输出低电平,灯泡ZD还是不亮。当有声音或脚步声时,话筒MIC将声音信号转变成电信号,通过电容C2耦合到三极管BG1的b极,使BG1瞬间截止,IC的②脚为瞬间高电平,又因IC的①脚为高电平,使IC-1、IC-3相继输出低电平,在IC的④脚输出高电平时,经二极管D5向电容C3充电。同时IC的11脚输出高电平,经电阻R2和R3分压后,产生一个2V左右的触发信号,使可控硅MCR导通,灯泡ZD发光。此时若外部没有声音信号输入,三极管BG1导通,IC的③脚输出高电平、IC的④脚输出低电平,二极管D5反向截止,电容C3通过电阻R9开始放电,由于电阻R9的阻值较大,电容C3上所充电压要间隔一定时间才能放完。这样就使IC-3、IC-4保持原输出电平,等电容c3放电结束后,Ic的⑧、⑨脚为低电平,经IC-3与非门反相后促使IC-4也输出低电平,从而使可控硅MCR在电源电压过零时截止,切断灯泡ZD的电源回路,达到了灯泡发光延时自动关断的目的。
二、故障检修
1.灯泡一直亮。
这类故障多是可控硅MCR或四个整流二极管(D1~D4)其中之一击穿短路。如果这几个元件没有损坏,就有可能是三极管BG1的b—e结开路或集成块IC(TC4081BP)损坏。
2.灯泡始终不亮。
先检查灯泡是否正常,如果灯泡正常,就说明开关内部控制元件有损坏。拆开开关后盖,焊开光敏电阻一脚,在向话筒送入声音信号的同时,用表测IC的②脚电压,看表的指针是否摆动,若摆动很小或不摆动,应先检查声音触发控制电路各元件;若指针摆幅很明显,再测可控硅MCR的控制极电压,若控制极没有电压,就说明Ic、R1~R4、R9、D5、c3之中有元件损坏;若控制极有2V左右电压,就说明可控硅MCR已损坏,对其更换后就可排除故障。
3.发光时间短。
这是延时电路的电容C3和电阻R9有问题,可用容量大点的电容代换C3或对电阻R9进行代换。若更换后,延时时间还是较短,则有可能是二极管D5不良。
4.灯泡响应灵敏度低。
当需要很大声音,灯泡才能触发点亮时,说明触发电路元件性能下降,此时应着重检查三极管BG1、电阻R5-R8和电容C2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