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由快门与光圈的相互关系确定,将决定照片的亮度。曝光是决定照片最终效果的关键因素,想要拍好先要熟练掌握曝光。所谓的曝光是用于表示照片整体亮度的术语,照片的亮度基本是由图像感应器所接收到的光的总量决定,而光圈和快门就像调节阀,起到了调整光量的作用。快门指的是时间,相当于光线之门打开的时间。而光圈则表示光量调节阀打开的大小。可分别对两者进行调节来控制光线通过量。为了获得合适的亮度,需要对两者进行联动调节,可采用高速快门配合大光圈以得到一定亮度,同样也可采用低速快门配合小光圈来获得同样的亮度。从曝光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可以认为这两种做法的结果是相同的。用跑马拉松来比喻的话,不管跑得快与慢,只要到达终点,所跑距离是一样的。
图1为要获得相同曝光量所需光圈及快门速度的对应关系。单从照片的亮度来看,不管是通过打开光圈提高快门速度,还是通过缩小光圈降低快门速度,所得到的照片亮度均相同。
通常所说的恰当曝光是指采用合适的光量进行拍摄,获得视觉效果良好的亮度,如图2所示。恰当曝光的标准比较模糊,哪种亮度最好,实际上与拍摄者的拍摄意图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但是在拍摄者并未有意识地使画面较明亮(或较暗)的情况下,恰当曝光通常会自然而然地落在一定亮度范围内。亮度大幅超出该范围时被称为“曝光过度(过曝、过亮)”,相反的情况被称为“曝光不足(欠曝、过暗)”。即使处于恰当曝光范围内,有时候部分图像会因非常明亮而失去层次,这种现象被称为“高光溢出”,如果部分图像变为全黑则被称为“暗部缺失”。当整体曝光发生偏差时更容易出现这样的现象。所以在拍摄时应始终保持采用合适的曝光。在理解了恰当曝光的基础上,再尝试有意识地使画面更亮(高调)或更暗(低调)的表现手法。
高光溢出的情况如图3所示,白色帐篷因强烈反光而出现了高光溢出,为了缓和这种现象,应采用偏暗的曝光。暗部缺失的情况如图4所示,因对比度过高,阴影部分完全变黑了,但如采用偏亮的曝光也有可能出现高光溢出。
二、自动曝光模式
相机的优先自动曝光模式和程序自动曝光模式是能够自动计算出适当曝光量的模式。由相机进行复杂的计算,得出适合的曝光量,使我们可以轻松地拍摄。自动曝光模式是由相机自动判断快门速度和光圈,以求得到理想曝光效果的拍摄模式。由拍摄者决定光圈,如图5所示:
1.相机决定快门速度的模式叫“Av(光圈优先自动曝光)”,首先由拍摄者确定光圈,然后再由相机根据该设置值自动决定快门速度,适于拍摄非运动被摄体如人物和风光。此模式下,由于拍摄者可以选择光圈,因此更容易控制背景虚化效果。
2.与“Av”相反的叫“Tv(快门优先自动曝光)”,与光圈优先自动曝光相反,首先由拍摄者确定快门速度,然后由相机决定光圈,适于需要在画面中表现动感时使用,适合拍摄运动和动物,具有易于表现被摄体动与静的优点,如图6所示;
3.而被称为“6”(程序自动曝光)的模式可由相机同时决定快门速度和光圈,采用了高级算法来确定各设置值,相机自动确定快门速度和光圈组合的拍摄模式。组合的参数根据被摄体的亮度和使用镜头的种类确定,适合拍摄纪念照和日常抓拍。
之所以有多种曝光模式,是由于它们各自不同的功能可分别应用于多种不同的场景。光圈与快门不仅具有调节光量的功能,与照片的表现效果也有着密切联系,所以相机会准备多种曝光模式供用户选择。
三、光圈
光圈是位于镜头内部的小叶片互相重叠构成的光孔。虽然体积非常小,但在决定照片的最终效果方面却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镜头内置的光圈可根据其开闭程度调整图像感应器的受光量,是非常重要的部件。如光圈打开,则使大量光线通过;如光圈缩小,则可限制通光量。其打开比例被称为光圈值,该数值与光圈的开合关系如下图所示。光圈不仅起到调节光量的作用,而且还具有调整合焦范围的功能。受光圈和镜头结构的影响,当光圈开得较大时仅合焦于主被摄体,当光圈开得较小时可对更广范围合焦。这个合焦范围被称为“景深”。在拍摄照片时,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光圈总是以一定的形式影响照片的效果。相机内置的多种场景模式就利用了光圈的该特性,人像模式下自动采用大光圈以使背景虚化,而风光模式则缩小光圈以对画面整体合焦。如果掌握了光圈的使用方法,照片的质量会得到飞跃性的提高。这充分证明了光圈所具备功能的重要性。
光圈值是表示光圈叶片关闭程度大小的单位,如图7所示。因此,随着光圈缩小,光圈值逐渐增大。此外,在表述光圈打开状态的时候,根据光圈孔径的不同,称之为打开光圈或缩小光圈。全开光圈拍摄时,合焦范围缩小,其结果是使背景有效虚化,光圈优先自动曝光(F1.8、1/1000秒);缩小光圈拍摄时,对由近及远的大范围合焦,如果配合使用广角镜头,效果会更好,光圈优先自动曝光(F11、1/320秒),如图8所示。
提示:根据光圈设置的不同,可能会导致画质降低。光圈过小时会出现衍射现象,这是由于光线在光圈叶片的周围出现了漫反射,即因光圈过小使光线通道出口狭小而产生的现象。通常当拍摄风景等希望对大范围进行合焦并清晰成像时,一般用F8-11的光圈就比较合适。如图9所示,将相机固定,改变光圈从同一位置拍摄,并对图中方框部分进行放大显示,用F8效果更好。
镜头的最大光圈是由镜头有效口径及镜头焦距所决定的。但通常用于表示光圈全开时亮度的最大光圈,其数值越小则越有利于在昏暗场所的拍摄。另外,大多数变焦镜头的最大光圈随焦距的变化而变。当光圈为F3.5时,镜头上表示为“1:3.5”。如变焦镜头上表示为“1:3.5-5.6”的话,则意味着其广角端的最大光圈为F3.5,而远摄端的最大光圈为F5.6,如图10所示。
提示:合焦范围是随光圈变化而变化的,如图11所示,是对最前方的啤酒瓶标签对焦,并采用不同光圈拍摄得到的照片。可以看出,随着光圈变小,合焦范围不断扩大,这就是景深的变化。通常用景深大小来表示合焦范围的大小。
四、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表示光线通过快门单元照射图像感应器的时间,相当于曝光时间变化,由此可自由表现被摄体的动与静焉单说的话,快门速度表示光线照射图像感应器的时间长短。根据快门结构的不同,其动作及系统也有很大差异。数码单反相机所采用的快门形式为焦平面快门,通过2片具有遮光性的快门帘幕的动作来调节曝光时间。在成像方面,当快门速度提高时,可以将高速运动的被摄体定格于画面,被摄体运动之所以能够定格于画面,是因为在图像感应器曝光时,快门速度比被摄体的运动速度更快。而当快门速度降低时,将产生被摄体抖动。被摄体抖动是因快门速度相对于被摄体的运动速度过低所产生的现象。快门速度在影响被摄体动作的表现形态的同时,还通过控制图像感应器受光时间长短来精确控制曝光量。当图像感应器表面受光一定,即曝光相同时,如果快门的开放时间延长了,需要相应缩小光圈,相反,当采用高速快门时,应打开光圈以便获得更多光量。快门速度与光圈相互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快门速度对照片最终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高速快门拍摄的示例,如图12所示,采用1/4000s的快门速度,定格了运动员的动作。飞起的沙石颗粒也被定格了,快门优先自动曝光(F5.6,1/4000s);低速快门拍摄的如图13所示,采用2s的低速快门拍摄的,汽车的大灯和尾灯延长为流动的光束,快门优先自动曝光(F8,2s)。
采用不同的快门速度拍摄同一被摄体,将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图14为瀑布照片。采用高速快门拍摄的照片富有活力,而采用低速快门拍摄的照片则充分表现出水的流动感,创造出了宁静的气氛。由此可见快门速度不同会导致照片的最终效果有很大区别,如图14所示。
提示:连拍模式结合了调整快门,高速快门擅长于拍摄高速运动的被摄体,如图15所示,在采用高速快门的同时,使用连拍模式拍摄完成的,利用连续照片来表现出跃动感。在高速快门捕捉游艇动作的同时,水花的飞溅也具有连续性,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五、ISO感光度
ISO是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 Standardization的缩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英文简称。以前胶片的感光度被称为ISO感光度,有ISO100、ISO 400等种类。现在数码相机的ISO感光度也是一个意思,是CMOS图像感应器对光线的敏感度,也由ISO的数值表示。图16表示ISO感光度与曝光的关系,曝光量由光圈与快门速度的组合决定。使用高ISO感光度时曝光量减少,低ISO感光度时曝光量增加。例如,在一般需要用到闪光灯的暗光场景下,通过提高ISO感光度可以不使用闪光灯保留环境氛围。前面已经讲了通过控制光圈调节景深(虚化量),控制快门速度调节被摄体效果(定格、流动),光圈与快门速度组合得到的曝光(光量)再与ISO感光度相结合能够实现更加丰富的表现。ISO感光度是表示对亮度敏感程度的数值。数值越大表示在昏暗环境下成像可以更明亮。不过,ISO感光度的使用方法可不仅仅只有这一种。
如图17所示,以高速快门定格演奏者,为了不破坏气氛没有使用闪光灯,这是高ISO·感光度才能拍下的暗光场景效果,手动曝光(F4、1/800s)/ISO 6400;将ISO感光度设低,如图18所示,收缩光圈以低速快门拍摄的,汽车头灯和尾灯发出的光形成具有流动感的线状,光圈优先自动曝光(F25,1/25s)/ISO 100。
采用高ISO感光度可在昏暗场景下更好地拍摄,不过如果将高ISO感光度用于明亮的场景,由于图像感应器在短时间内读入了更多的光信号,所以可以获得比低ISO感光度更高的快门速度。ISO感光度的默认设置为自动,相机会根据拍摄场景自动选择ISO感光度。想要根据意图控制快门速度时,即使在白天,也可经常使用ISO 400。比如要用高速快门定格动态被摄体的情况下。
噪点的本质是图像感应器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子信号以及将信号进行增幅时产生的多余电流造成的。一般是高ISO感光度下容易产生噪点。EOS数码相机采用了可高效抑制噪点产生的CMOS图像感应器,而且高性能的DIGIC数字影像处理器也能有效去除噪点。例如搭载了DIGIC 5数字影像处理器的机型以ISO 6400拍摄也几乎不会产生明显的噪点,以ISO 25600拍摄也能应对5寸打印。另外,2012年以后发售的相机搭载了能够进一步抑制噪点的多张拍摄降噪功能。多张拍摄降噪是释放一次快门连拍4张照片,自动进行合成处理以实现降噪的功能。使用此功能以相同的ISO感光度对比通常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出噪点总量得到了大幅抑制。以ISO 12800拍摄也感觉不到明显的噪点,但利用多张拍摄降噪功能可以进一步减少噪点,如图19所示。
六、对焦和自动对焦
实时显示拍摄时,基本上半按快门按钮就可自动合焦于合适的位置。但如果是有意合焦于特定某处,就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下面就先来了解一下实时显示拍摄时自动对焦方式的种类和变更方法,以及选择合焦位置的方法。如果是支持触摸操作的机型,、则可以仅通过触摸液晶监视器画面上的被摄体进行对焦,实现直观操作。
1.熟练操作实时显示拍摄的自动对焦
按机身背面的Q(速控)按钮,或触摸液晶监视器的“Q”图标,显示速控画面,如图20所示;然后选择自动对焦方式,如图21所示,这里选择自由移动1点,利用十字键上下的按钮选择画面右上自动对焦方式的图标;最后变更自动对焦方式,按卞Q(速控)按钮,确定自动对焦方式,自动对焦点显示的方式改变了,如图22所示。
2.选择合焦位置
触摸想要合焦的被摄体,自动对焦点就会移动到该位置。或者利用十字键,半按快门按钮,合焦于自动对焦点所在的位置;接着触摸或使用十字键选择其他被摄体改变合焦位置,按下快门按钮,这样就可以完成对焦了。
提示:如果想要实现更快速的自动对焦操作,可以利用触摸快门功能,通过这项功能,只需轻触想拍的被摄体,就能在合焦后自动释放快门完成拍摄。触摸液晶监视器画面左下方触摸快门的图标,即可启用/关闭此功能。高角度或低角度拍摄等不方便按快门按妞的情况下,利用触摸快门很有效,如图23所示。
实时显示拍摄时有4种自动对焦方式可选。包括可自动识别人物面部进行追踪的面部+追踪,可合焦于画面内所需位置的自由移动1点,从9个区域中选择其一捕捉被摄体的自由移动多点,以及与取景器拍摄时相同,使用9个自动对焦点进行对焦的快速模式。下面就来看看这4种方式各自的特点。
3.自动对焦的方法
选择不同拍摄模式时显示的图标有所不同,自动对焦有以下四种方法;
(1)面部追踪
此自动对焦方式可以自动识别画面中的人物面部进行对焦。如果人物移动,对焦框也能自动追踪。拍摄多人时触摸画面中指定的人物面部,即可对所选面部对焦。另外,也可触摸人物面部以外的部分,对非人物面部的其他被摄体追踪对焦,如图24所示。
(2)自由移动1点
最基本的自动对焦方式。触摸液晶监视器画面就可以对所触摸的位置进行对焦。轻触画面内想拍的被摄体即可准确对焦,对画面周边的被摄体等也能实现精确合焦,如图25所示。
(3)自由移动多点
最基本的自动对焦方式。触摸液晶监视器画面就可以对所触摸的位置进行对焦。轻触画面内想拍的被摄体即可准确对焦,对画面周边的被摄体等也能实现精确合焦,如图26所示。
(4)快速模式
利用全9点十字形自动对焦感应器进行相差检测自动对焦的方式。能够获得类似观察光学取景器拍摄时的感觉,而且还可以触摸液晶监视器选择对焦点,如图27所示。
经验谈:1.不管在拍摄什么物体时,都存在理想的拍摄时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运动摄影。在拍摄儿童和人像时,我们往往会让模特摆好固定的姿势再进行拍摄。可是,如果我们稍微改变一下按快门按妞的时机,往拄能拍摄到出乎意料的表情和姿态。这样的照片即使有些对焦不准,构图不那么完美,也不应该被删除。就这么保存下来,也会成为美好的回忆。还有,在拍摄可爱的宠物和动物的照片时,使用连拍模式会获得比较好的效果。这样能拍到动物无聊地打着哈欠或者是吐舌头之类的样子,展现出动物特有的可爱一面,如图28所示。
2.当你路过风景无啥变化的街头时,若将目光投向天空和地面的话也许就能发现更有魅力的被摄体或有其他意外的收获。只要稍稍改变视点,就能拍出非常有创意的照片,如图29所示。在拍摄风景时,有意识地拍进一些人物的话,也能让照片变得更加有趣。在拍摄这种照片时,使用变焦镜头更方便。而能把被摄体拍得较大的远摄变焦镜头在拍摄人物和宠物的时候能够大展身手。使用远摄变焦镜头时拍摄者和被摄体能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被拍摄的对象更加放松,从而容易拍出好的表情。如果在街头拍摄,最好使用小型的标准变焦镜头。因为它看上去不那么惹人注目,很容易让拍摄者融入周边环境。只是这样小小的改变,定格下关键瞬间的拍摄时机却会大大增加。
七、白平衡
光线具有颜色,例如荧光灯的光偏绿、钨丝灯的光偏红或偏橘色。白平衡的功能就是对光线颜色的影响进行补偿。在这里,让我们来看看白平衡的种类和效果:
1.日光,在晴天日光下进行正确显色,在室外拍摄时选择白平衡,图片效果会很好,如图30所示。
2.阴影,在晴天室外日光阴影下进行正确显色。在晴天日光下使用时,色调会略微偏红。
3.阴天,用于没有太阳的阴天。比阴影模式的补偿力度稍小一些。
4.钨丝灯,对钨丝灯的色调进行补偿的白平衡。可抑制钨丝灯光线偏红的特性。
5.白色荧光灯,对白色荧光灯的色调进行补偿的白平衡。可抑制白色荧光灯光线偏绿的特性。
6.闪光灯,对偏蓝色的闪光灯光线进行补偿。补偿的倾向与“阴天”非常近似。
7.自动白平衡,可对光源的特有颜色进行自动补偿。对多种混合光源也有补偿效果。通常情况下选择自动白平衡即可。
8.用户自定义,事先对现场的光线进行测量,拍摄白色或灰色的被摄体,然后用该数值进行补偿的白平衡。没有特定的补偿倾向。
9.色温,色温是表示色光波长的数值。白平衡中的色温模式是输入相应光源的色温数值来确定白平衡,采用色温模式需要使用专用的色温表。
与胶片相机不同,数码相机不管在何种光源下都能以正确的色调进行拍摄,而白平衡就是用于实现色调调节的。白平衡的基本概念是“在任何光源下都能将白色物体还.原为白色”,对在特定光源下拍摄时出现的偏色现象,通过加强对应的补色来进行补偿。上面的照片均是在日光下拍摄,仅改变了白平衡设置。各白平衡下的照片产生的偏色是所补偿光源的补色。使用胶片相机时,为了对这些偏色进行补偿,拍摄时要用彩色滤镜。数码相机的基本原理与其类似,白平衡功能就相当于彩色滤镜。但在彩色滤镜中没有类似“自动白平衡”的滤镜,在这点上两者有很大区别。一般使用时选择AWB(自动白平衡)就足够了,但在特定条件下如果色调不理想,可以选择使用其他的白平衡选项。
提示:白平衡本身总是力图实现正确的色调还原,但作为照片来说,数据上正确的色调并不总是我们所需要的。有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对白平衡进行偏移以获得希望的表现效果,其具体做法多种多样。
八、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是指拍摄者根据个人的喜好对由相机测光后所得到的亮度进行调节。性能再好的相机也不是万能的,测光值并不总是与拍摄者的构思完全一致。 使用该模式时,首先转动模式转盘,选择创意拍摄区的模式,如图31所示;然后按住曝光补偿按钮,如图32所示,旋转主拨盘进行操作,如图33所示,向右为正补偿,向左为负补偿;最后通过取景器或液晶监视器内显示内容对补偿情况进行确认,如图34所示。
在画面内有较多白色的被摄体时,相机会判断画面过亮而降低曝光,比如在此背景下拍摄人物,调整到+0.7EV曝光补偿拍摄,会将曝光补偿向正向移动进行拍摄,人物的肌肤具有与实际效果相同的亮度,色调也得到了忠实还原,如图35所示;如果此时使用自动曝光,相机的测光表受背景亮度的影响,拍出来的比实际观察时要暗一些,因此导致皮肤略欠光泽。
当画面中较多黑色被摄体时,相机会判断画面过暗而增强曝光,此时使用-0.7EV曝光补偿拍摄,会将曝光补偿向负向移动,黑色变得浑厚,被摄体成像具有厚重感,如图36所示,而使用自动曝光,因画面整体较暗,所以相机会选择曝光过度,图像略微偏白,丧失了被摄体本身具有的厚重感。
相机自动得出的曝光与拍摄者意图不符时,可以利用曝光补偿功能进行调整。使用数码单反相机时,曝光补偿是基本相机操作之外比较常用的功能。实际拍摄时,很多场景都需要进行曝光补偿,例如在逆光下拍摄以及拍摄穿着白色或黑色服装的人物等。需注意的是曝光补偿不能在基本拍摄区模式中使用,只能在创意拍摄区模式中使用。
九、闪光灯
对数码单反相机来说,闪光灯就像“第二个太阳”,与数码单反相机的特性匹配非常良好。闪光灯在照亮被摄体的同时,还具有很多其他的功能。如果拍摄时想根据意图让闪光灯闪光,则应选择见图31所示的创意拍摄区;然后按下闪光灯弹出按钮,闪光灯将弹起,如图37所示;在闪光灯弹起状态下,拍摄时将进行闪光,结束时按下闪光灯将其关闭即可,如图38所示。
如果想在昏暗环境中把被摄体拍得明亮,可以提高ISO感光度,但还是更推荐使用闪光灯。闪光灯的光线色调接近日光,在照亮被摄体的同时,还能凭借其纯净的光质来使被摄体正确显色。由于闪光灯闪光时间很短,还能起到定格被摄体动作的作用。在室内拍摄时,即使看上去足够明亮,但实际拍摄到的照片经常会比较昏暗,有时候使用室内灯光很难调整出合适的色调。而使用闪光灯在轻松照亮被摄体的同时,还可省去繁杂的色调调整作业。我们常会遇到在看起来很明亮的室内所拍照片却很暗,而且因快门速度较低,被摄体抖动的可能性也更高其实在此环境状态下,使用闪光灯进行拍摄,不仅被摄体变得明亮了,还减少了出现被摄体抖动的可能,从而获得更加锐利的成像,如图39所示。
十、照片风格
就像使用胶片相机时选择胶卷-样,在数码单反相机内选择多种色调的功能被称作“照片风格”。以前的数码单反相机都只能通过对色彩饱和度和对比度等进行单独调节来决定成像风格。而有了照片风格这一功能,用户就不必一一进行细微调节,只需从7种选项中选取一个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画面风格。照片风格选择“自动”(默认设置)时,相机能分析拍摄场景自动调整为适合的色调,很方便。但如果想拍出符合自己意图的效果,还是推荐根据被摄体选择相应的照片风格。
照片风格的设置方法:如图40所示,按下照片风格按钮,显示菜单,用十字键或速控转盘变更照片风格,照片风格在使用创意拍摄区模式时可自由变更。如需使用褐色等单色的话,可以在拍摄菜单的“照片风格”中选择“单色”,如图41所示,根据喜好选择褐、蓝、紫、绿的色调效果。
1.自动(Auto)
相机会自动分析拍摄场景,调整为适合的色调。特别是能够将蓝天、绿色和夕阳风光等拍得鲜艳。
2.人像(Portrait)
这是能够表现女性和儿童肌肤色彩以及质感的照片风格。比起标准来说,它能让肌肤看起来更柔滑,还能让肌肤呈现明亮的粉红色。
3.标准(Standard)
这是EOS数码单反相机的基本色彩风格,能够适应大部分被摄体。因为其色彩浓度和锐度都稍高,不加工直接打印拍摄的照片时适用。
4.可靠设置(Faithful)
可以获得在标准日光下被摄体的实测色彩。能适应从商品拍摄到忠实表现动物的毛色等,需要忠实呈现物体色调的拍摄。
5.中性(Neutral)
该照片风格下对比度和色彩饱和度较低,和其他照片风格比起来不易产生高光溢出和色彩过饱和的情况。适合明暗对比强烈的拍摄。
6.风光(Landscape)
它是名副其实的适合拍摄风景的照片风格。锐度和对比度都比较高,能鲜明地将树木的绿色和天空的蓝色表现得很浓,即使是远景也能清晰呈现。
7.单色(Monochrome)
它和使用黑白胶卷拍出的色调类似。不单是把彩色照片灰度化,更.有着和黑白胶片类似的深度,还可以设置为褐、蓝、紫、绿的色调效果,也很有趣。照片风格选择单色,要变更色调时需要从照片风格详细设置的菜单中选择“色调效果”。
十一、长宽比
佳能相机的部分机型搭载了“长宽比”功能,可以在实时显示拍摄时变更照片的长宽比例。除了标准的3:2之外,还可以设置长宽比为4:3、16:9或1:1,大幅改变照片效果。操作方法:按机身背面的MENU(菜单)按钮,从实时显示拍摄菜单的“长宽比”中进行变更,如图42所示,实时显示拍摄时会在液晶监视器上显示所选长宽比的画面。
1.3.2
佳能数码相机的标准长宽比。适用于多种多样的场景,横竖构图都很方便。而且此长宽比例与CMOS图像感应器相同,因此能够充分利用CMOS图像感应器的有效范围成像,这也是其一大优势。
2.4:3
与3:2相比,长边较短。这种长宽比拍出的图像更紧凑,可表现冷静的氛围。使人感觉画面中短边方向的延伸感。由于其比例与A4或B5尺寸的印刷纸张差不多,构图时考虑一下打印尺寸会更容易。
3. 1:1
1:1是中画幅胶片相机多用的长宽比,一般为6X6厘米。利用此长宽比更容易将构图归整得简单,突出主被摄体的存在感,如图43所示。
4.16:9
在4种长宽比中长边最长。可以呈现电影场景般的效果。多用于横向构图,但大胆进行纵向构图可以表现出被摄体的高度等。
二、创意滤镜
佳能单反相机创意滤镜有7种效果可选,各具特点。利用创意滤镜可以获得与普通拍摄截然不同的表现。拍摄后添加创意滤镜效果时,从回放1菜单中选择“创意滤镜”,按照引导步骤设置即可。部分机型在实时显示拍摄期间即时添加创意滤镜的情况下,不会保存未应用滤镜效果的原始图像。但拍摄后添加创意滤镜的图像会另存为新文件。推荐尝试不同的创意滤镜效果,展现被摄体的别样魅力。
1.颗粒黑白
可获得具有颗粒感的黑白照片。比一般黑白照片的粗糙质感更强,并加强对比度。
2.柔焦
如同使用了光学玻璃的柔焦滤镜一般,整体画面柔和,营造出好像笼罩了一层薄纱的效果。
3.鱼眼效果
可获得画面中央部分向前突出的效果。利用此创意滤镜可得到与原始图像截然不同的表现。
4.油画效果
可以用油画般厚重的笔触表现被摄体。整体饱和度提高的同时,轮廓线变粗,如同用画笔描绘的一样。
5.水彩画效果
轮廓线清晰,水彩画般的清淡色调。特点是介于照片和插画之间的感觉,适合用于抓拍和静物摄影。
6.玩具相机效果
色彩饱和度低,周边光量不足,好像褪色的彩色老照片一样,可营造怀旧的氛围。
7.微缩景观效果
通过变更合焦位置实现微缩模型照片般的氛围。可以虚化合焦位置外围的部分,获得特别的表现。提示:对应用过创意滤镜的图像可继续重复应用滤镜效果。从回放1菜单中选择“创意滤镜”后即可选择照片,这时已应用过创意滤镜的图像也是可以选择的。叠加滤镜效果的图像将保存为新图像,放心地多次尝试也没问题,如图44所示。
十三、光线
常说摄影是一门光和影的艺术,光线条件不同,照片效果也会有很大差异。被摄体的影子与光线的朝向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光线从正面照射被摄体,那么影子就会出现在被摄体的后面,而不会被拍进照片。但是如果光线向侧面移动,影子就会向光线的反方向移动,被摄体就会出现强烈的阴影。阴影是拍出被摄体立体感的一大要素。实际拍摄中也常用到阴影效果。比如利用夕阳拍摄照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傍晚的夕阳位置很低,光线斜射,有意识地利用这种光拍摄出被摄体的阴影,就能产生戏剧性效果,如图43所示。
综上所述,如果能充分理解光线朝向和照片表现的关系,摄影技术就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根据图44所示的光线对比,就能明白影子会产生于光线照射的相反一侧,理解这个现象对于实际拍摄非常有用,当然拍摄者也可以根据喜好选择光线朝向。
1.拍摄人物时顺光、逆光导致的差异
如图45所示,拍摄人物时光线和阴影的状况将会改变整体氛围。基本上,哪种光线好并不是绝对的。拍摄者只需选择与自己拍摄意图相符的光线就可以了。使用顺光的话照片会显得比较锐利。而在逆光条件下拍摄,脸部就会没有阴影,画面整体会比较柔和。如果是拍摄女性的话,逆光可能会更适合一些,而拍摄男性的话,使用顺光拍摄,有一些阴影也没有关系。
2顺光拍摄
如图46所示(光圈优先自动曝光(F5.6,1/640秒)/ISO 100/曝光补偿:-0.7EV/白平衡:日光),拍摄者背对太阳以顺光状态拍摄了这张照片。细节都非常锐利,就连远景也非常鲜明。太阳位于被摄体的正面斜上方,所以画面中没有出现被摄体的阴影。顺光不仅仅适于拍摄风景,还适用于大部分拍摄场景的基础光线条件。拍摄者首先应该掌握顺光拍摄,这是摄影的基础。然后再进一步掌握逆光和斜光的拍摄,这样拍摄者就能更深地理解光影的运用了。
3.逆光拍摄
图47是采用逆光拍摄(光圈优先自动曝光(F2.8,1/320秒)/ISO400/曝光补偿:-0.7EV/白平衡:日光),也就是光从玻璃杯的对面射过来的状态下拍摄的。在这种光照条件下,被摄体很容易被拍摄成剪影。对于透明的被摄体,逆光拍摄的效果很不错,拍出的照片对比度很高,让人印象深刻。当然,逆光拍摄也不仅仅适用于透明物体,它的用途也是很广泛的。需要注意的是,在逆光拍摄时,决定曝光参数将会比较困难,推荐使用曝光补偿等来控制画面的亮度。
4.料光拍摄
图48是利用从小窗户射进来的斜光拍摄的一张照片(光圈优先自动曝光(F4.5,1/320秒)/ISO 200/曝光补偿:-0.3EV/白平衡:日光)。斜射光不仅让马毛看上去更柔顺,也能让照片中的皮肤充满立体感。斜光通常适合表现细腻的事物,能够让被摄体看起来更有情感。在拍摄人物和风景时利用斜光效果也不错,这样拍摄者能够拍出和顺光不同的别有风味的照片。
十四、构图
所谓构图,包括画面中被摄体的位置、拍摄时的高度和角度等要素。这些要素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构图。它就像光线一样,也会对照片印象产生很大影响。
1.基拙构图
在欣赏照片时首先会对照片有一个整体印象,特别是在被摄体并不是那么引人注目的情况下,人们总是无意识地从画面整体寻找出一种均衡感。一张照片究竟是平稳安定还是充满着紧张感,是由构图决定的。被摄体在画面中的位置非常重要,可以说决定了它的位置,就决定了构图的一半。如果学习构图的基础,首先应该明确被摄体在画面中的位置。一般的构图方式是将被摄体置于画面中央的“牛眼构图”,这是常用的基础构图方式。还有将主被摄体置于对角线上以引导视线的“对角线构图”,有意表现出道路、河流等S形被摄体动感的“S形构图”,以及将画面纵横三等分,在等分线交叉点处配置被摄体的“九宫格构图”等。
(1)九宫格构图
这是一种将画面分成9部分,将主被摄体放在交叉点上的构图方式。这种构图方式易于创造稳定的构图,是风光摄影构图的常用方式。如图49所示(自动曝光(F10,1/320秒)/ISO 100/白平衡:日光),是将画面纵横各分为3部分,在交叉点上安置被摄体的范例。此示例中如果没有近前的岩石,画面的右下方空间会显得过空,给人不安定的感觉。因此在右下的交叉点处配置了小块岩石,使构图规整。
(2)对角线构图
这是让被摄体的一部分穿过画面对角线的构图方式,多用于拍摄风景照片,如果能让山的轮廓线穿过对角线,拍摄效果将会非常理想。如图50所示(光圈优先自动曝光(F10,1/100秒)/ISO 100/曝光补偿:-0.3EV/白平衡:日光),车轮沿画面的对角线排列。画面的纵深感得到强调,整张照片的氛围很特别。如果只是横着拍摄车轮的话,就只能拍出平庸的照片。通过改变拍摄位置整张照片的效果产生如此之大的变化。
2.拍摄角度也会影响画面效果
决定构图的要素不仅仅只有前面说过的被摄体的位置,拍摄角度也对构图有很大影响。即使被摄体位置固定,相机角度不同,被摄体看起来也会完全不同。如图51所示,拍摄者站着,面向被摄体从正面拍摄的角度称作眼平角度。而从下面向上仰角拍摄的角度称为低角度,从上面向下俯视拍摄的角度称为高角度。用高角度拍摄时,很容易拍下全景,画面纵深感不够,看上去比较直接。以低角度拍摄时,画面看上去更有冲击力。有很好的视觉效果。
十五、测光模式
测光模式根据其种类不同,测光范围和适应性也有所区别。几乎可应用于所有拍摄场景的是默认设置的“评价测光”模式,以自动对焦时所用的自动对焦点为中心,注重合焦被摄体的同时考虑到画面整体平衡进行测光,根据其测光值采用高级算法计算,转换得到曝光值。测光范围最狭窄的是“点测光”模式,只对中央的部分亮度有反应。一般用评价测光模式就可以了。但逆光等特定场景下想要迅速让特定被摄体获得恰当的曝光时,可以使用点测光。如果是一般的风光摄影,选择评价测光模式拍摄比较方便。但如果是光影复杂交错的场景使用点测光模式是比较好的选择。使用哪种测光模式完全取决于拍摄者本人,只要是能够获得自己希望的亮度,那么,这种方法就可以说是自己的理想选择。
评价测光模式是以合焦位置为中心,考虑整体亮度平衡进行测光的。如图52所示,在极强的逆光等状态下,有时可能无法正确测光。
拍摄模式选择创意拍摄区中的任意一种,而基本拍摄区模式下不能变更测光模式。按机身背面的Q(速控)按钮显示速控画面,选择“测光模式”的图标,如图53所示;选择所需的测光模式,按“SET”(设置)按钮,如图54所示。
评价测光:如图55所示,测光模式的默认设置,广泛用于风景拍摄、抓拍等多种场景。以自动对焦点为中心,照顾画面整体亮度平衡;局部测光:如图56所示,测量灰色圆形部分的光亮。测光范围相对较窄,可用于拍摄人像特写;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如图57所示,类似局部测光模式,但对周围的光线也做出一定反应。注重画面中央部分亮度,同时平衡整体画面亮度;点测光:如图58所示,仅对灰色圆形内的亮度进行测量,可用于强烈逆光等希望仅对人物面部亮度进行测光之类的场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