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NC-6机芯彩电偏转扫描系统故障检修
2017-05-16作者:2390
例1〕开机三无。 长虹NC-6机芯二次回路设置了行过流短路、+B(115V)过压、场输出级过流和X射线保护功能,电路原理如图1所示。HIC1015为保护膜块,其1脚设置+B(115V)过压保护、2脚设置行输出过流保护、{14}脚与外部场输出过流和X射线保护衔接。以上保护电路任一路起控,都会引起三无。 此外,开关电源一次回路也设有十分完善的保护功能,这些保护电路起控,同样会引起三无。但二次回路HIC1015所属保护支路起控,是通过其内复合保护中心、ON/OFF转换电路和电源脉宽调制器作用,强制电源进入窄脉冲保护待机,电源各绕组直流输出下降到ON方式的1/2左右;而电源一次回路保护电路起控,开关电源停止振荡,二次回路各绕组直流输出为零。 测量电源+B(115V)和+25V(音频功放电源)为56V和12V,表明三无系二次回路中保护功能起控造成。瞬间短路行过流检测电阻R470,行回扫变压器T461发出吱吱叫声,表明行负 载存在过流或短路。 脱开R411、切断行推动级行频激励输入、保护待机状态解除,+B电压回升到116V,说明行输出级属于交流短路,故障部位在T461各绕组或相应负载。 依次切断T461各中低压绕组供电,保护待机状态仍不能解除,由此判断不是T461高压绕组短路,就是显像管有问题。显像管极间短路少见,试换T461,故障排除。 〔例2〕开机三无。 这台故障机送修前曾连续损坏4只行管。 在供电正常前提下,行管损坏的主要原因有:行推动激励功率不足;行频严重偏低;行逆程电容失效。行激励功率不足使行管不能完全饱和导通,其c、e结内阻增大、自身功耗增大而损坏行管,不会造成瞬间热击穿。因为电流热效应升温有一个过程,在这段“宽裕”时间内,行过流保护和回路快速熔丝F470足以履行职能。在F470完好和行过流保护起控灵敏度准确的前提下,足以排除原因之一。 空闲行管,用扫频仪检查行推动管Q402b极行频方波脉冲幅度076Vp-p、宽20μs,这样又排除主要原因之二。 将两只逆程电容C440和C444焊下,用标准电容箱测试,C444容量尽失,换新后声、光、图恢复。 长虹NC-6机芯二次回路设置了高压限制即X射线保护功能,从前一位修理人员反映接通电源,行管同步损坏实情来看,由Q410、Q411组成的X射线保护电路一定失职,如果不恢复其保护功能,难免又会出现以上故障。 检查结果找出齐纳二极管D426失效。从图1看到,D426的作用是将Q410b极电位锁定在62V,在显像管阳极电压过高使X射线泄漏超出允许值时,T4619脚感应逆程脉冲幅度增大→Q410e极电位升高导通→Q411导通→Z801{14}脚转为高电平→其内复合保护中心激活工作,通过ON/OFF转换强制电源进入保护待机,同时切断行扫描小信号电路(设在TA1222AN内)供电。 〔例3〕开机三无。 测行管Q404c极电压为116V,而其b极电压为0V,行推动管Q402b极电压04V,用示波器观察Q402b极无行频方波输入,查其外围元件无异常,判断故障在TA1222AN所属行扫描小信号电路。 从图2电路来看,造成TA1222AN{23}脚无行频方波脉冲输出,除芯片外只有{21}脚的32fHVCO停振,因为{20}脚的环路滤波只会影响AFC1的频率锁定,{25}脚的行逆程脉冲整形只会影响AFC2的相位锁定。即或出问题,至多引起行场失步或光栅水平中心位置偏移而已。 查TA1222AN{21}脚外接晶振X401、R401,为R401(390Ω)变质失效,换后故障排除。 〔例4〕开机三无。 测量+B电压为56V、+25V电压为12V,说明HIC1015保护工作,强制电源进入保护待机。 依次拆除行过流、场过流和X射线保护功能,结果断开场输出级过流保护电路中的D307时,保护待机状态解除,屏幕中央出现一条水平亮线,证实故障在场输出级。 断开场输出厚膜块TA8427K2脚电感L301(见图3),测量2脚中点电压为14V,说明厚膜芯片功能良好。因为TA8427K内部实际上是一个OTL低频功率放大器,前后各级采用直接耦合方式,只有各级工作点正常,其末级OTL输出管中点电压才可能为电源电压的1/2。当任何一级工作点漂移时,都会使2脚电压偏离中心值。 接上电感L301,瞬间开机监视TA8427K2脚电压仍为14V,进一步说明场输出既不存在交流短路(如场偏转线圈),也不存在直流短路(如电容击穿)。那么故障到底在哪里? 回头再查保护电路Q370等,发现场输出级过流检测电阻R370由标称1Ω增大到37Ω,换后故障排除。 〔例5〕开机收视正常,十几分钟后画面紊乱,随后无声、无光;冷却后再开机,以上现象重现。 据故障现象分析,此故障不属HIC1015所属保护支路起控执行保护待机,而是行振荡级工作时振荡频率不断漂移,直到停振光栅消失。 参见图2所示,TA1222AN内扫描部分设置了AFC1和AFC2两个锁相环。AFC1锁定行频率、AFC2锁定行脉冲相位,两个环任一环失锁,也不会令32fH VCO停振。只有芯片内电路和{21}脚外部的X401性能不良,才会使{20}脚的AFC1失去锁相作用,VCO自由振荡,频率严重漂移停振。更换X401,故障排除。 〔例6〕开机三无。 测行管c极电压为56V,功放+25V电压为12V,表明电源二次回路保护支路起控。 依次取消行输出过流、场输出过流和X射线保护功能,结果脱开R370时,屏幕出现一条水平亮线。 检查Q370及周边元件良好,复位R370恢复场输出级供电,脱开TA8427K4脚场锯齿波耦合电阻R301,开机屏幕一条水平亮线,测2脚中点电压为14V,说明场输出块从输入到输出各直耦段功能良好,过流起控系交流短路引起。 焊上R301,断开场偏转线圈,用一只电动扬声器替代场输出负载,开机扬声器发出50Hz低频噪声,更换偏转线圈故障排除。 〔例7〕开机三无。 仿照例6检查,电源进入保护待机,起控原因也是场输出级过流。 脱开R301,开机保护待机状态仍不能解除,这就排除交流短路可能,过流起控为直流短路。而直流短路分TA8427K2脚的OTL输出管击穿和2脚外围的电容器漏电。断开L301,测2脚中点电压为14V,显然过流系L301之后电容漏电击穿造成。 见图32脚输出电路,只有耦合电容C306、补偿电容C307泄漏或介质击穿,才会引起场输出级过流保护电路动作。 检查结果C307接近击穿,更换该电容后故障排除。 〔例8〕开机三无。 断开场过流检测电阻R370,屏幕出现水平亮线,判断是场过流保护起控。 焊开L301,测TA8427K2脚在路电阻只有几欧,表明2脚内OTL推挽输出对管击穿损坏。 TA8427K内部结构见示意图4,如果NPN(上管)Q3击穿,则在推动管Q2输出锯齿波负脉冲使PNP(下管)Q4导通时,由于Q3失去隔离作用、电源直接加到Q4e极,浪涌电流将下管迅速烧坏;同样Q4击穿后,Q2输出锯齿波正脉冲使Q3导通时,由于Q4失去隔离作用,电源经Q3c、e极到地,浪涌电流立即将Q3击穿。因此,OTL场输出厚膜块失效多见其内末级OTL输出对管击穿。 断开R370拆除TA8427K内OTL输出级供电,用示波器检查4脚输入锯齿波幅度正常,又查2脚输出电路良好,估计TA8427K损坏原因系日久性能衰退引起,试换场厚 膜芯片,故障排除。 但三天后用户又抱机上门,检查还是TA8427K损坏。于是对膜块外围进行仔细检查,重要电容都一一更换,仍未查出故障的真正原因。连续收看几个晚上,竟然安全无恙。待用户取机时询问,该机是星期天上午收看时突然损坏;用户位处变压器干线始端。周围邻居电器常出问题。由此分析,电器常出问题是电压过高。用假负载取代行负载,将交流输入电压升高到255V以上时,电源+B(115V)已上升到120V以上,继续调高交流输入电压,则+B直流输出直线上升,而HIC10151脚+B过压保护起控阈电压为132V。检查电源脉宽调制环路,查出光电耦合器Q826性能不良。换新光电耦合器,电源脉宽调制器的调制范围和调制灵敏度恢复正常。 流行彩电机芯多采用OTL场输出厚膜芯片和OCL场输出厚膜芯片(LA7845、STV9379),为了缩短逆程回扫时间,这两类芯片都引入泵电源供电系统。其中OTL场输出逆程供电是正程供电电压的2倍,而OCL场输出逆程供电是正程电源电压的3倍(相对负压则为4倍)。这样在电源脉宽调制工作异常、电源直流输出电压升高时,场逆程供电会2倍压、3倍压增长,这对仅设有场输出过流而没有过压保护,且OTL输出对管耐压也不宽裕的场输出厚膜芯片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威胁。这也是电源电压升高、首先损坏厚膜电路的根本原因。 〔例9〕水平一条亮线。 水平亮线故障实质是电子束只在水平方向进行扫描,而没有垂直方向的扫描,但排除场输出级过流短路。 测TA8427K2脚中点电压为14V,将万用表拨到R×10挡,红表笔接1脚、黑表笔碰触4脚,亮线既不展宽、也无上下抖动现象,由此判断故障出在2脚的偏转线圈回路。 检查场输出回路中的L301、C306、R305和场偏转线圈,发现交流反馈取样电阻R305的一只引脚焊点与铜箔松动,刮去铜箔表面氧化层焊牢,故障排除。 〔例10〕水平一条亮线。 测TA8427K2脚中点电压为14V,万用表黑笔碰触4脚,屏幕水平亮线展宽且大幅度上下跳动,表明包括场偏转线圈在内的场输出级工作正常。 用示波器观察TA8427K4脚场锯齿波电压幅度只有05Vp-p(正常21Vp-p),探头移到TA8859P2脚,其场频抛物波幅度同样低落,这就排除TA8427K4脚输入场锯齿波幅度低的原因来自其2脚至TA8859P6脚之间的交直流负反馈电路的可能。 测量TA8859P{15}、{16}脚直流电压分别为23V、29V,正常{15}脚锯齿波电压形成端电压为48V,焊下锯齿波形成电容,检测为漏电,换后故障排除。 〔例11〕开机画面正常,20分钟后屏幕一条水平亮线。 冷却后开机,观察屏幕光栅演变过程;15分钟之前满屏光栅、且扫描线性良好,随后上部光栅卷边压缩,但下部光栅相对稳定且线性良好。 根据OTL场输出级工作原理,下部光栅良好,说明TA8427K4脚输入的场频锯齿波幅度、相位完全满足要求;由于屏幕上半场光栅由图4中上管Q3性能决定,加上故障现象和工作时间与机内温升有关,因此可以推测故障原因是TA8427K内Q3热稳定性变差,或其外围相关元件失效。试换TA8427K,故障现象依旧。 监视TA8859P8脚(反馈输入)和TA8427K2脚中点电压,光栅正常时两脚分别为11V和14V,待到故障出现,TA8859P8脚电压下降,TA8427K2脚电压相应升高。问题趋于明朗:对于采用直耦方式的OTL低频功率放大器来说,前级输入端电压的变化,必定引起后续各直耦段静态工作点的严重漂移。 见图4,TA8859P8脚电压下降使TA8427K4脚内推动管Q2b极电位下降、其c级电压升高,当TA8859P8脚电位下降使Q2截止时,Q3进入饱和导通,Q4进入截止、推挽工作停止,这时TA8427K2脚中点电压接近电源电压VCC,屏幕呈一条水平亮线。 开环TA8859P6脚交直流负反馈电路,监测TA8859P8脚和TA8427K2脚电压不再漂移,由此判断故障在交直流反馈电路。 对TA8859P6脚电压影响最大的热稳定性变差元件有C319和C305,当更换C319后故障排除。 〔例12〕画面场幅压缩。 分析其原因有:TA8427K4脚输入的场频锯齿波电压幅度过低;场幅控制电路失调;TA8859P6脚的负反馈过深;场输出级供电电压过低;场输出级耦合电容失效;厚膜块TA8427K内部功能失效。 用示波器观察TA8427K4脚场频锯齿波电压幅度为21Vp-p,长虹NC-6机芯垂直扫描幅度是由CPU通过I2C总线输入密码数据在TA8859P内M特性、S特性和垂直线性三项校正工作之前调整完成,TA8427K4脚锯齿波电压行使要求,足以免除对前面3种原因的追究。 测场输出级供电电压为27V,在耦合电容C306两端并联一只2200μF电容,画面满幅,更换3300μF/25V新电容,故障排除。 〔例13〕画面边缘出现散热。 由于电子束扫描到达屏幕中心与边缘的距离不等,对应所需要的聚焦电压也不相同。中低挡彩电采用传统的静电聚焦,这种静态聚焦只能使屏幕中部的电子束会聚良好,屏幕边缘难免要出现散焦或慧星像差现象。对于大屏幕彩电来说,这种现象更为明显。为此,新潮流行大屏幕彩电都引入了动态聚焦电路。 长虹NG-B机芯的动态聚焦(英文缩写为DQF)电路由图5中的L450、T401、L401、C402、C400组成。行回扫变压器T46110脚的行逆程脉冲经L450给T401初绕组分布 电容充电产生行锯齿波脉冲,通过25倍升压变压器T401变换升压,在次绕组得到1000Vp-p的脉冲电压,再由C402、L401积分形成行频抛物波,由C400耦合送到显像管聚焦极,对T4613脚送来的FV直流聚焦电压进行调制,改善一行扫描边缘的聚焦效果,使整幅画面同样清晰。 用示波器观察T401初绕组锯齿波电压波形正常,次绕组却无输出。检查C402良好,测T401次绕组开路。 这种专用变压器市场很难买到,开路故障一般是空气湿度大,导线很细出现霉点。由于次级绕在外层,因此只要折到霉断处重新焊好还原、复核直流电阻标准后(约82Ω)浸漆烘干,即可上机使用。 〔例14〕图像轮廓清晰度下降。 为了获得高清晰度画质,长虹NC-6机芯在Y信号处理系统引入LTI(水平轮廓校正)、SSC(黑电平扩展)和VML(扫描速度调制)电路。其中水平轮廓校正的作用是改变电子束流的大小、使图像边缘具有强烈的明暗变化,产生色边效果来使图像轮廓增强;SSC电路的作用是改变亮主信号中的“浅黑”电平,白色电平不变,即提高特定条件下图像的对比度、消除逆光和夜景的视觉朦胧感;而VM电路的作用是改变电子束水平扫描速率来增强图像轮廓清晰度,克服过强水平轮廓校正作用产生散焦造成的图像模糊。因此故障就与SSC电路和VM电路相关。 SSC和VM小信号处理都集成在视频/彩色/偏转组合芯片TA1222AN内,更换十分艰难。VM输出电路由图b所示的分立元件组成。根据SSC和VM的功能,可以区分为故障在SSC电路,还是VM电路。 仔细辨认画面逆光、夜景并无模糊视感,拨出热闹插件M102的VM信号插头,图像轮廓清晰度毫无变化,初步判断故障出在扫描速度财制电路。 插上VM信号插头,用示波器观察图bVM板Q705b极VM信号波形正常,说明TA1222AN由VM小信号形成电路完善,故障出在VM输出电路。 逐级检查,查出VM信号耦合电容C720失去充放电能力,更换后清晰度恢复。 从图b看到,VM信号经Q705、Q706两级缓冲和Q707倒相放大分为两路:一路直接送到推动管Q710b极;另一路再经Q720、Q719缓冲送到推动管Q709b极。在TA1222AN 脚输出正极性VM脉冲时,经Q707倒相放大从c极输出负极性VM脉冲,Q709和Q712截止、Q710和Q711导通,+115V电源对C720充电。充电回路是+115V→R736→Q711→L704+L702→VM线圈→C720→地;下半周TA1222AN 脚输出负极性VM脉冲,经Q707倒相放大从c极输出正极性VM脉冲,Q710和Q711截止、Q709和Q712导通,C720放电。放电路径是:C720正端→VM线圈→L702+L705→Q712→R740→地→C720负端。VM线圈挂在显介管管颈上,交变电流在VM线圈中激发的附加磁场叠加在偏转线圈产生的线性磁场上,对电子束扫描速度进行调制,即控制电子速水平扫描速度随视频信号突变高频分量加速或减速,以提高力量像轮廓清晰度。 通过以上原理分析可以发现,VM电路的耦合电容和OTL场输出级的耦合电容同串联在所属输出回呼,执行隔直、通交和储能,短路漏电会烧坏负载(指两种绕圈)、开路时负载停止工作。因此本例的C720开路,VM调制作用也就随之消失。 〔例15〕画面上部出现回扫线。 前面指出了OTL场输出集成电路都引入泵电源供电,即场扫描正程采用低压供电,逆程采用高压供电。场扫描正程、逆程分开供电的优点是,可以降低OTL输出管c极损耗、提高场扫描电路效率,同时可以缩短场回扫逆程时间,提高逆程反峰脉中幅度,改善机内场消隐效果。 根据图4OTL场输出工作原理,推挽对管中的上管Q3决定上部光栅,如果场逆程回扫时间大于场逆程消隐时间,屏幕上部场逆程回扫亮线不能全数抹去而嵌在上部的画面上。因此,屏幕上部出现回扫亮线是OTL场输出特有故障。 直接影响场逆程回扫时间的因素是逆程供电特性,逆程电压越高、场回扫时间越短,逆程电压越低,场咽扫时间越长,对应屏幕上部回扫亮线也越多。 从图4看到,扫描正程+27V电压经D301给TA8427K3脚OTL输出管供电,同时+27V电源通过其7、1脚接通电子开关给C308充电,在C308两端建立+27V电压;扫描逆程、电子开关接通7、6脚,使电源正端与C308负端相串,D301截止,C308正端接3脚OTL输出管,供电电压为2VCC=54V。 因此,决定泵电源输出性能的有自举升压电容C308、隔离二极管D301和芯片内的转换开关。检查C308和D301,发现D301反向漏电。更换后咽扫亮线消失。[Page]
网友评论